找到相关内容76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藏禅要心得感言

    ;心住一处-相。  《瑜伽师地论》:善等引、善心一境性。  2.:寻伺等十八合和成行,禅定主体如众成军。除了《清净道论》、《解脱道论》是十三外,其余各家皆主张是十八。  3.根本定:四、四定。各家均以四四定为根本定,只是在特质叙述中有些许不同。  4.定功德:依定所起诸功德,如四无量心、八解脱、八胜处、十不净观、十遍处、十随念、……等。并对八解脱、八胜处、十遍处等诸定作比对。  5....

    释常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3369667.html
  • 在柔佛一夜贤者禅院和Bhikkku Vajiro的访谈

    ,多半是时间和假期不足的原因。禅师凭着自己过去也曾在观禅上下过功夫且有一定的受用;禅师把技巧指导略作更改。在学员修完初禅后,就教导他们以为缘起修毗婆舍那(Vipassana).如果他们的善根和时间...时间,学员的心才能够静下来?  那得看各人的善根。有些人来了三两天就可以得定。有一些会用上一个星期,有的需要两个星期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,完全取决他过去的修为。  * 开始学习坐,要注意什么?  禅师...

    湧光,廷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671417.html
  • 随念僧之功德

    )所述的同样方法而镇伏了五盖,及于同一剎那中生起了五。因为僧伽之德甚深,又因倾向于种种僧德的随念,故不证安止定,只得近行之。此是依于随念僧德而生起的,故称「僧随念」。   其次勤于僧随念的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885064.html
  • 试论各类“性行人”与“身至念”的修习

    “次第撤去”与第七的“安止”叙述了如何令“似相”生起,从而降伏五盖令五现起,渐而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。“十种作意善巧”的最后三者──增上心、清凉及觉善巧,主要阐述如何保护已经生起的“禅相”。以上即...业处皆有其不同的所缘境,以让行者将心导向一个固定之处。从而不断地训练其心安住于所缘上,渐渐地去除五盖,得五。这整个过程的修习,除了“六随念”而外,是不离于“取相”和“似相”的成就。《清净道论》在〈说...

    释道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847573.html
  • 七种觉悟的因素

    他们不在意佛、法、僧三宝,也能够经由隐伏疑盖而进入定境。  禅修者以「五」(jhanaanga:characteristis or factors of jhana )(注五),来降伏五盖而进入定境...第二一六诵。  注二:睡眠不是指睡觉,而是指内心处于懈倦的状态或此处所说是心所的懈倦。  注三:内心动荡不安。  注四:也有译为恶作,是指做了错事之后心中后悔不安。  注五:五起禅定中的五种内心质素...

    喜见长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162648.html
  • 西藏佛教的修行道

    日常生活的关键。   禅定有许多层次的境界,如色界定或无色界定。色界定以五为分类标准,无色界定则依所缘境的性质而分类。   我们以修戒当基础,再以修定为助缘或工具,让心柔软堪用。接下来...禅定,就可以克服一切恶业和烦恼,增长善心所。再其次是五根、五力、八正道和七觉。   以上是初转法轮的修行道架构,藏传佛教的修行完全涵摄这些特色。   二转法轮   在二转法轮之中,佛于王舍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4243602.html
  • 止与观:大师们怎么说?(上)

    定。三、安止定。行者使用禅定初获禅定力,而后抽离禅境,去修内观,观察禅定精神成份()或发生的任何其他的精神状态或生理现象。   近行定是接近或邻近禅定,这种定的形成,是当注意力固定住一个奢摩他...   著名的佛使比丘(1906-1993)在泰国南部的“解脱自在园”,也允许一个人在达到定力足够抑制五盖的程度之后,由那跳入内观。佛使比丘教导出入息念,并指导十六个阶段所需培养的禅定和内观。但是他...

    Ven. Visuddhacara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5947412.html
  • 绝待天地四念住

    法还是非法?是烦恼的习惯还是四谛八正道的真理?是七觉还是六根的攀缘?是五盖还是五啊!能不能接受当下的不如法,能不能在当下的如法,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!看到自已当下的不如法能不能皈零啊!能不能重新...最基本的原则可以是烦恼、可以是真理。真理就佛教名词来讲就是四谛、七觉;烦恼就佛教的名词就是五盖。我们对事情的那种习惯性反应的那种依准,没有修行的话,都是依准贪瞋慢这些大烦恼、习气,来对世间做一些自我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1748638.html
  • 慈心观

    这样就容易修到安止定。修时也以前面的四种情况来散播慈爱,入初禅时审查五(五禅定的要素:寻、伺、喜、乐、一心),和五自在(入定、住定、出定、转向、审察),然后再入第二、第三等。接下来是对无关者修慈...四维、上、下、一切处,一切看作自己,具一切(有情),世间,广大,无量,无怨,无憎,心与慈俱遍满而住。这些可以初禅、二、三的任何一种安止定修慈。  (iii) 遍满( vippara)慈  根据[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849330.html
  • 禅思技术

    心意的特性,在所谓初禅的层次。就是包含了这些(要素)的三摩地,能够运用于内明禅思的开发。心意是可调御的,易于倾向三法印(中译注:无常、苦、无我)的省思。我们必需设法用这个方式,以毅力和耐心来训练心意...能够全程让心意安详、静止,直到优波遮拉三摩地(中译注:二)的范围。   我愿意进一步讲述十随念(中译注:四十业处中的忆念佛、法、僧、戒、施、天、死、静、身、息),由忆念佛陀开始到第八个,任何修习...

    Ajahn Puth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0853331.html